在科技浪潮奔涌、绿色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的当下,全球制造业正站在转型变革的关键节点。2025 年 3 月 15 日至 17 日,全球绿色智造创新挑战赛盛大举行,这场汇聚产学研精英的盛会聚焦 LED 技术革新、智能制造与绿色工业的跨界融合,吸引了众多行业目光。而作为LED工业创新领域的专家,香港技术研究院客座教授黄玲玲女士在赛事中扮演了核心角色,以其卓越的专业造诣和深厚的行业影响力,为大赛注入了关键价值,成为推动绿色智造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
三重身份深度参与,引领赛事专业方向
黄玲玲教授以核心评委、主旨演讲嘉宾及产学研对话主持人三重身份投身大赛。作为核心评委,她凭借在技术研发与产业管理领域的深厚积累,严格依据技术创新性、应用可行性、可持续价值、商业逻辑等评审维度,对决赛项目进行精准评判,确保入选项目具备全球标杆意义。
在主旨演讲环节,黄玲玲教授紧扣“工业4.0背景下LED 智能制造的技术瓶颈与突破”这一前沿命题,深入剖析当前LED智能制造面临的柔性生产困境、数据互通率低下、能耗成本居高不下以及材料创新转化滞后等关键瓶颈,并提出突破路径,为行业同仁提供了极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技术转化思路,引领行业从“单点优化”向“系统进化”转变。
作为产学研对话主持人,黄玲玲教授领衔“光技术创新与政策协同”圆桌论坛,与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如何构建香港与国际绿色制造标准的衔接机制,为推动绿色智造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协同发展搭建了重要桥梁。
专业评审精准筛选,推动创新项目落地
在决赛评审中,黄玲玲教授对多个参赛项目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与打分。对于 “基于AIoT的LED 柔性生产线动态光环境优化系统”项目,她高度认可其技术创新性,同时针对应用可行性提出了进一步验证系统在极端工业环境下的稳定性的建议。在可持续价值方面,该项目实测数据表明可降低产线照明能耗 42%,且通过光生物效应提升工人专注度,兼具环境与人文价值,得到了黄教授的高度评价。
对于 “零碳工厂光氢一体化能源管理系统” 项目,黄玲玲教授肯定了其首创的LED 厂房照明余热回收制氢技术路径,认为其具有颠覆性愿景,符合欧盟碳关税政策导向,可持续价值显著;但同时也指出其在应用可行性方面存在的氢能储存安全认证缺失以及初始投资回报周期长等问题。
在评审“基于植物光效模型的农业工厂LED动态补光系统”项目时,她认为其将多光谱LED与作物生长算法结合,突破传统定时补光模式,具备较好的技术创新性;但光配方数据库覆盖作物种类有限,应用可行性有待加强。
结语
香港技术研究院客座教授黄玲玲女士在 “全球绿色智造创新挑战赛” 中的卓越表现,充分展现了她在 LED 工业创新领域的权威地位和深远影响力。通过专业评审、前瞻演讲和深度对话,她为大赛的成功举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更为全球绿色智造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在她的引领下,我们有理由相信,LED 智能制造将在工业 4.0 的浪潮中乘风破浪,迈向更加绿色、智能、可持续的未来。(文/周博)